目前,c型鋼冷彎薄壁型鋼柱普遍是按照《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(guī)范》中的有效寬度法設計的。我國《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(guī)范》GB50018-2002[1]與其他各國規(guī)范在計算有效截面面積時的規(guī)則是相同的,均是通過大量試驗研究獲得有效寬度的方法,因此,有效寬度法是一種半經驗半理論的設計方法。該方法在確定有效截面和截面幾何特性時,計算過于復雜,不便使用。 針對我國有效寬度法的問題,本文采用適用于冷彎薄壁型鋼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的直接強度法[2]。 直接強度法計算的基本思路:直接強度法是一種專門針對冷彎薄壁型鋼結構的設計方法,彈性屈曲荷載包括整體屈曲荷載、彈性局部屈曲荷載和彈性畸變屈曲荷載,只需采取有效設計強度而不需采用有效截面的方法來加以考慮,即不需要確定截面的有效寬度,直接用構件的毛截面及其幾何特性進行計算,再根據(jù)一系列函數(shù)關系來確定構件的_承載力。目前,直接強度法已經被納入北美和澳洲冷成型鋼結構設計規(guī)范。而我國規(guī)范對此尚無明確的設計公式。 受壓構件直接強度法的計算公式構件承受的_承載力其中分別為整體屈曲標準軸向荷載、局部屈曲標準軸向荷載和畸變屈曲標準軸向荷載。整體屈曲標準軸向荷載按下式計算:(4)式中:——系數(shù)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://www.medicinalstudies.com